除夕之夜,家家户户欢天喜地、张灯结彩,充满了热闹的节日氛围,可是在热电中心现场,却有一个“黑人"刚刚从锅炉中钻出来,他擦拭着汗水,露出满口白牙,开心地笑着,他就是陕西公司热电中心生产经理——付来利。
腊月二十七晚,热电中心锅炉省煤器突然漏泄造成烟道积灰堵塞,灰水混合板结象混凝土一样硬,工作现场条件极差,无法直腰,还有随时陷入2~3米灰浆内的危险,不能及时清灰,锅炉就无法备用。面对这种情况,正准备要回东北过年的付来利毅然让妻子退掉了机票,匆匆赶到现场。因为临近过年,公司提出雇佣工人帮助清灰,被付来利婉言拒绝了,他说“让别人回家过年吧,这活我们自己干,不吃不睡也要保证完成任务”。就这样,他组织人员钻进了锅炉,一干就是三天。累了靠着墙角休息,渴了喝几口矿泉水,饿了啃点干面包……终于在除夕当天完成任务,使节日期间的生产后备力量得到了有力的保证,那漫天缤纷的礼花照亮了他那满脸油污的笑脸……
他是名副其实的 “70后”,“勇于追求,勤奋执着”的时代精神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,他曾获得过黑龙江省技术竞赛“状元”、“黑龙江省级青年岗位能手”等荣誉称号,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、先进生产者和劳动模范。自2012年进入中煤陕西公司以来,他主持研发了几十项技术革新,其中3项技术已经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。在此期间,他相继获得了国家电力建设科技进步三等奖,电力企业qc成果一等奖、三等奖等荣誉。
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学中练、练中学,认真研究探索工作中的细小环节,练技能,强本领,在实践中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。也正是由于多年工作的锤炼,炼就了他“打破砂锅问到底”的“较真儿”,炼就了问题不解决就吃不香睡不着的“犟劲儿”。
2014年8月份,中煤陕西公司进入试车调试阶段,出现了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硝喷枪磨损现象,这是行业中的老大难问题,该锅炉脱硝采用的喷枪寿命不到两周,每个枪头6000多元,共计80只喷枪,一年的更换费用近千万元 ,前来服务的国外专家也束手无策,于是他暗下决心自己来解决,咱们中国人肯定要比他们强。于是,他到现场仔细观察琢磨,发现是由于枪杆过长,在套筒中出现偏斜,冷却风由于流量、压力的偏差在枪头处形成涡流,强大的涡流携带烟气灰尘颗粒,象砂轮一样旋转摩擦着枪头导致了喷枪磨损,于是他针对分析设计出了喷枪中心定位防磨卡件,经过一个月试运行喷枪磨损为零,自投入使用两年来未更换过,该项技术已经获得2015年度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,并获实用新型专利证书。
“喊破嗓子让别人干,不如甩开膀子带头干”,这是付来利的座右铭,也是他在工作中的真实写照。
锅炉试运行初期并不稳定,一次启动投煤后,付来利发现锅炉运行不正常,必须紧急停炉查找原因,情况非常紧急,面对温度高达几百度的锅炉,付来利决定只身上阵。他穿上像航空服一样的厚重防烫服,给锅炉稍加通风后,便踩着红火进入炉内,虽然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规避风险的能力,可是锅炉里的温度还是让人难以承受,他只能隔一分钟左右就出来凉快一会,“水洗”已经不足以形容他的状态,满脸通红,大口呼吸,就这样,进进出出十余次后,终于找到故障点,清除后锅炉再次重新启动。
在试车期间,汽轮机冲转过程中一直存在振动大跳车现象,先后十余次无法启动成功,调试单位、汽轮机厂家苦思冥想,各执一词,最后决定揭缸检查。可是如果这样做,不但耽误时间,还会在资金上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。多年的经验告诉他问题未必一定要揭缸才能解决。他在认真核对每一个工艺参数、分析每一个工况现象、了解每一个部件结构后,提出了自己的观点,现场大多数专家予以否认,顶着多方压力,他立下了“军令状”,由他亲自主持最后一次启动,在他沉着、冷静的指挥下,汽机一次启动成功!在场人员无不佩服得竖起大拇指。汽轮机按照他提出的临时应急方案进行了处理和运行措施上的优化,成为装置稳定生产的“泰山之石”。
化工厂风险级别在有些方面比电厂高,生产稳定性要求更高。循环流化床锅炉素有“礼拜炉”的称谓,一旦出现问题造成供汽中断,对化工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。诸多压力并没有把他吓倒,2016年9月付来利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,付来利带领他的团队攻坚克难,对锅炉进行了大大小小几十项改造,确保了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,截至目前,热带中心一号锅炉已经在保持高负荷运行状态下,连续运行了500天,#1炉目前状态良好,有望创造新的纪录。“一枝独秀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”,热电中心的年轻人在他的带动下,在集团公司举办的两次创新大赛中,分别取得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。公司五小科技奖11项,集团公司双创成果推广3项。
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,在成绩和荣誉面前,付来利始终保持清醒头脑,他深知,要实现企业继续腾飞的梦想,还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做,他将荣誉化为一种动力,将成绩看作一种鞭策,在前进的路上,他满怀信心,鼓足干劲,再立新功!